时事微观观察丨中国对促进世界和平繁荣的责任
发表时间:2025年11月03日浏览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前往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发展,人类正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是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还是回归霸权主义、丛林法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还是走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
我们必须展现远见和责任,做出符合亚太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决策。”习近平主席访韩期间通过一系列倡议,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互利共赢的一贯理念。为推动普惠生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经济全球化和亚太共同体建设,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致力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负责任核心国家的责任。
“对话胜于对抗”
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关系影响着世界走向。一个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长远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希望。
当地时间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中美关系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深入沟通。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截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找到正确的相处方式需要智慧、结构、视角和责任。
“对话胜于对抗”“共同努力做更多有趣的事”做对两国、对世界有利的大事、实事、好事”……习近平主席以全球领导人的眼光和胸怀,注视着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
中美两国元首釜山会晤后,两国经贸团体在吉隆坡磋商中达成的共识引起世界关注——美国将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24%报复性关税将继续暂停一小时。 2020年,中方将相应调整针对美国上述关税的反制措施;美国将暂停执行9月29日宣布的出口管制50%渗透规则一年;美国将暂停针对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措施一年。
预习近平表示,双方团队要尽快细化和完成后续工作,维护和落实共识,以实实在在的成果为中美和世界经济提供“确定性”。
大国要有大国的样子,要有大国的胸怀和责任。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立场和主张,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一贯原则,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基于中美以及世界各国共同利益对稳定中美关系的积极态度。
只要双方落实好两国元首信中达成的重要共识,算算重大恩怨,超越合作长远利益,坚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加强多领域合作,保持稳定。通过交流,可以为中美关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认证和正义。活力。
中美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可以实现共同成功。两国做伙伴、做朋友,这是历史的启示,也是真理的必然。
“共同构建亚太共同体”
亚太经合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成立的,旨在促进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支持经济增长和繁荣。今天,面对“脱钩脱节”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如何在风雨飘摇中推动亚太合作稳定和长远发展?
“风暴越猛烈,我们就越需要共同努力。”当地时间10月31日,第一阶段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坚定指出,要遵循APEC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福祉的初衷,坚持开放发展共享机遇、互利共赢,推动有序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建设亚太共同体。
由此,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的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动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共同促进包容普惠发展”五点建议。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亚太地区需要负责任和有远见的领导力,而中国有时也展现了这种责任感。
△当地时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发表题为“携手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的重要演讲。
当地时间11月1日,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亚太经济体共同创造可持续美好明天的中国方案——拓展数字赋能智力,打造亚太创新发展新优势;追求绿色低碳,打造亚太可持续发展新范式;落实普惠共享,体现亚太包容发展新环境。
“单打独斗的人很难崛起,但齐心协力的人很容易追随。”
习近平主席洞察历史大势,把握时代脉搏,就构建亚太共同体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以更有活力、更有韧性的亚太合作为世界作出独特贡献。他为亚太地区合作作出了明确规划,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世界指明了合作共赢的正确道路。
“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无论是在多边场合还是双边场合,习近平主席的韩国之行都向世界发出了明确信号:满怀信心走向美好未来的中国,将继续为亚太和世界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在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习近平主席指出:“70多年来,我们坚持一锤定音、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不想挑战谁、取代谁,而是致力于做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是在世界上。这是中国成功的重要密码。”
中国始终奉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前5 2017年,中国货物和服务贸易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吸引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中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单边免签范围不断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有序扩大,22个自贸试验区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政策。
△近日,“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焕然一新,迎接即将于11月初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CIIE企业展示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讲话中强调:“中国将继续以高度开放推进深度改革,坚持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工商界和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成为全球工商界投资发展的沃土。”
当地时间10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加拿大总理卡尼时指出,“从两国共同和长远利益出发,推动中加关系发展,追求互利共赢,拓展经贸、能源等领域务实合作。”
当地时间11月1日,在与韩国总统李在镕谈话时——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经济基础扎实、优势多、稳定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中国将无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不久前,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十五五”规划的建议,规划了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以此为契机,更加全面深化改革,不扩大高水平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继续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Walkingma China意味着与机遇同行是的,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帮助邻居就是帮助自己”
“好邻居重金”、“孩子想要好朋友,邻居想要好邻居”。习近平主席有时会用这些谚语来形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边界漫长。周边地区是实现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外交总体规划的优先方向,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中韩是不可转移的重要邻居、不可分割的伙伴。今年6月韩国新政府成立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开启两国关系良好开局两国之间。此次韩国之行是习近平主席11年来首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以来中韩两国元首首次会晤。
“做邻居就是帮助自己。”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李在明总统时,就开启中韩关系新局面提出四点建议: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基础;深化互利合作,紧密利益纽带;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民心相通;密切多边合作,共同促进和平发展。
今年是泰国建交50周年,也是“中泰友谊黄金50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泰国总理阿努廷时指出出:“中泰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亲戚、好伙伴,经常互访,亲如一家。”站在新的起点上,双方要继往开来,共同推动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助力两国现代化进程,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
亲人越来越近,朋友越来越深。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周边发展融合,加强共同安全,巩固战略互信,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在国家外交领导人的引领下,“亲、忠、惠、参与”的周边外交理念深入人心。rts。中国与周边国家利益融合更加紧密,友谊互信不断加深。
△当地时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办权交接会并宣布,中国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深圳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习近平主席在交接仪式上与韩国总统李在明握手。
明年11月,中国将第三次主办APEC,并在广东深圳举办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主席向各方发出郑重邀请:“我们期待各方明年出席深圳之约,共商亚太发展大计,共创亚太美好明天。”
亚太风潮正吹,风在吹。我们在一条船,我们乘风破浪。
国际社会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希望APEC“中国年”取得圆满成功,为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